壹、依據
-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112 年度工作計畫
-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023 臺北兒童月系列活動總實施計畫。
貳、目的
- 引領本市兒童透過夢的發想,涵養實現目標的勇氣。
- 激發本市兒童藉由夢的實踐,深化實現目標的方法。
參、辦理單位
- 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教育局。
- 總承辦學校:臺北市南港區舊莊國民小學。
- 承辦學校:臺北市中正區螢橋國民小學、臺北市中山區懷生國民小學。
肆、參加對象:就讀臺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兒童,組成「微夢想旅行團隊」,參加之成員應 符合以下條件
- 每團隊至少由 8 名兒童組成,至多為 32 名。
- 每團隊需由學校指定 1 位以上之指導教師,至多 4 位。
- 36 班(含)以下學校,每校至多報名 1 個團隊;37 班(含)以上學校,每校至多報名 2 個團隊。
- 學校班級數不含資源(優)班及幼兒園。
伍、實施日期
陸、築夢內容
本計畫配合 2023 兒童月主題,連結到「聯合國永續發展」(SDGs)17 項議題、「海洋教 育」、「環保減塑」、「永續臺北」等元素發想「我們的夢」(微夢想的旅行計畫審查規準)
- 是有利於人群社會的想法。
- 是兒童有能力實現的想法。
- 是有系統規劃的實現步驟。
- 是能團隊協力的合作展現。
- 是具創造能力的創意點子。
- 是具價值傳承的持續行動。
柒、學校推動微夢想的旅行計畫之參考歷程
- 確立學習的價值:透過 「創意發想、務實計畫、合作實踐、反思內化」 的學習歷程,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。對孩子而言,是自主學習的探究旅程;對教師而言,是轉化教學型態的嘗試過程;對學校而言,是精進學生學習效果的革新過程。事實上,「微夢想的旅行」 可以成為學校重要的探究式本位課程。
- 進行校本的轉化:詳細閱讀本計畫以後,需要進行學校本位實踐的轉化,焦點在於
- 在學校既有的課程中是不是已有可以連結的單元。
- 全校實施還是部分年級實施。
- 如何評選。
- 得到補助的團隊如何支援。
- 校內未能得到補助的團隊如何支援。
- 實踐歷程如何評量。
- 說明實施的內容:向全校或年級說明學校實施程序。
- 進行計畫的甄選:接受校內提案並甄選。
- 提供微夢想的旅行之學習鷹架:孩子對於可以實踐的夢,需要有些參考的鷹架,才 能逐步建構,謹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夢,作為各校實施的參考
- 有一群國小的學生,看見村子裡種水果的老伯伯,因為年紀大了,無法採收水果,更無法把水果運到市場上賣,所以生活窮苦。於是,他們一起築夢,有人 負責學會網站架設,有人排班幫老伯伯採水果,有人負責照相,有人負責撰寫老伯伯的故事,有人透過老師協助知道如何接受網路訂購。結果,實現了改善 老伯伯家庭生計的夢。
- 有一個生長在巴基斯坦十幾歲的女孩,名叫馬拉拉,她有一個夢,那就是不斷 「告訴所有的人,女孩子要接受教育,女孩子要讀書」,2012 年 11 月 10 日, 她冒著生命危險到學校讀書,卻被士兵打傷腦部現在正在英國急救,為了上學的夢,幾乎斷送生命。她不斷透過文字希望讓每個巴基斯坦女孩上學的故事,隨著她生命垂危被國際媒體報導,結果聯合國將每年 11 月 10 日訂為馬拉拉 日,作為改善世界上所有孩童就學權利的紀念日。
- 建立引導的程序:教師引導時,可參考下列程序進行
- 引發孩子對夢想的渴望。
- 由孩子討論與發表自己的夢。
- 形成分組或全班的夢。
- 訂定夢的實踐步驟。
- 形成計畫。
- 討論計畫的可行性和價值。
- 修改確定計畫。
- 實踐計畫。
- 支援協助與引導反思。
捌、洽詢專線
凡對本計畫有任何疑問者,歡迎來電洽詢螢橋國小學務處陳惠敏主任,電話:(02)2305- 4620 轉 106 或懷生國小總務處洪源泰主任,電話(02)2771-0846 轉 801。
玖、獎勵
- 凡經學校評審通過薦送計畫,指導教師及微夢想的旅行團隊學童由本局發給參加證 書。
- 凡經本局評選通過的計畫,由本局補助微夢想的旅行基金新臺幣 1 至 3 萬元不等金 額。
- 凡接受本局評選通過獲補助的計畫,其實踐歷程與成果優異者,指導教師及微夢想 的旅行團隊學童,由本局發給 「微夢想旅行家證書」 (本證書不得作為學校評選表現傑出市長獎之依據),請各校逕依權責辦理敘獎事宜,重複獲獎之指導教師擇優 敘獎,不重複敘獎,敘獎額度: 「特優」 團隊每校嘉獎 2 次 2 人,嘉獎 1 次 2 人 (得含校長);「優等」 團隊每校嘉獎 2 次 2 人;嘉獎 1 次 1 人(得含校長);「佳作」 團隊每校嘉獎 1 次 3 人(得含校長)。
拾、本計畫所需經費由教育局 112 年度相關經費支應。
拾壹、本計畫奉核准後實施,修正時亦同。